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 课程简介
    • 第1章 计算机与信息化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本章导读
      • 1.1 计算机概述
        • 1.1.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 1.1.2 计算机的分类
        • 1.1.3 计算机的特点
        • 1.1.4 计算机的应用
        • 1.1.5 新型计算机展望
      • 1.2 计算及信息化社会
        • 1.2.1 “信息”释义
        • 1.2.2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的概念
        • 1.2.3 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 1.2.4 信息化的类型
        • 1.2.5 信息化与社会发展
      • 本章小结与课程思政
    • 第2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本章导读
      • 2.1 计算机中数制及其转换
        • 2.1.1 不同的进制
        • 2.1.2 进制间的转换
      • 2.2 计算机中信息的编码
        • 2.2.1 计算机中数值数据的编码
        • 2.2.2 计算机中非数值数据的编码
      • 2.3 计算机系统
        • 2.3.1 计算机硬件系统
        • 2.3.2 计算机软件系统
        • 2.3.3 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与课程思政
    • 第3章 操作系统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本章导读
      • 3.1 操作系统概述
        • 3.1.1 操作系统的发展
        • 3.1.2 常用的操作系统
      • 3.2 操作系统的功能组成
        • 3.2.1 用户接口
        • 3.2.2 处理器管理
        • 3.2.3 内存管理
        • 3.2.4 设备管理
        • 3.2.5 文件管理
      • 3.3 操作系统的使用
        • 3.3.1 创建用户账户
        • 3.3.2 文件和文件夹的相关操作
        • 3.3.3 程序的安装和卸载
        • 3.3.4 查看磁盘属性、清理磁盘
        • 3.3.5 查看任务管理器
        • 3.3.6 桌面外观和网络设置
        • 3.3.7 中文输入法的安装、删除和选用
      • 本章小结与课程思政
    • 第4章 文字处理软件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本章导读
      • 4.1 文字处理基础知识
        • 4.1.1 Word 的打开与关闭
        • 4.1.2 文档的新建与保存
        • 4.1.3 文本的录入
        • 4.1.4 多窗口和多文档编辑
      • 4.2 文档的编辑与排版
        • 4.2.1 文档的编辑
        • 4.2.2 文档的格式设置
        • 4.2.3 页面布局及打印
      • 4.3 在文档中插入各种对象
        • 4.3.1 插入图片
        • 4.3.2 插入绘图
        • 4.3.3 插入表格
        • 4.3.4 插入公式
      • 4.4 长文档排版
        • 4.4.1 分页符和分节符
        • 4.4.2 脚注和尾注
        • 4.4.3 页眉和页脚
        • 4.4.4 目录
        • 4.4.5 修订和批注
      • 4.5 AI提取文档摘要
      • 本章小结与课程思政
    • 第5章 电子表格软件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本章导读
      • 5.1 电子表格基础知识
        • 5.1.1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常用数据类型及基本操作
        • 5.1.2 数据运算与数据填充
        • 5.1.3 工作表格式设置
        • 5.1.4 工作表相关操作
        • 5.1.5 设置打印区域及打印
      • 5.2 数据分析和处理
        • 5.2.1 数据排序
        • 5.2.2 数据筛选
        • 5.2.3 数据分类汇总
        • 5.2.4 数据透视表
      • 5.3 数据图表化
        • 5.3.1 图表的创建
        • 5.3.2 图表的编辑
        • 5.3.3 图表的格式设置
      • 本章小结与课程思政
    • 第6章 演示文稿软件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本章导读
      • 6.1 演示文稿基础知识
        • 6.1.1 演示文稿窗口组成
        • 6.1.2 创建演示文稿
      • 6.2 幻灯片编辑
        • 6.2.1 幻灯片基本操作
        • 6.2.2 幻灯片主题
        • 6.2.3 母版设置
      • 6.3 在幻灯片中添加对象
        • 6.3.1 添加图片
        • 6.3.2 添加表格
        • 6.3.3 添加声音
        • 6.3.4 添加视频
        • 6.3.5 添加超链接
      • 6.4 幻灯片放映与打印
        • 6.4.1 设置动画效果
        • 6.4.2 设置切换效果
        • 6.4.3 幻灯片放映与打印设置及相关操作
      • 6.5 PowerPoint的高级功能
        • 6.5.1 Flash动画的控件插入法
        • 6.5.2 使用触发器的方法
        • 6.5.3 使用控件插入网页
        • 6.5.4 玩转滚动文本框
      • 6.6 AI助力PPT生成
        • 6.6.1 AI生成PPT
        • 6.6.2 AI图文混排
      • 本章小结与课程思政
    • 第7章 多媒体应用技术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本章导读
      • 7.1 数字图像
        • 7.1.1 数字图像基础知识
        • 7.1.2 Photoshop的工作界面和常用操作
      • 7.2 数字音频
        • 7.2.1 数字音频基础知识
        • 7.2.2 Audition简介及其常用操作
      • 7.3 数字视频
        • 7.3.1 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 7.3.2 使用Camtasia Studio录制微视频
      • 7.4 计算机动画
        • 7.4.1 动画基础知识
        • 7.4.2 使用CrazyTalk制作动画表情
      • 7.5 AI助力视频生成
        • 7.5.1 AI智能添加字幕
        • 7.5.2 AI实现绿幕与非绿幕扣像
        • 7.5.3 AI文生视频
        • 7.5.4 AI数字人播报
      • 本章小结与课程思政
    • 第8章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本章导读
      • 8.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 8.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分类
        • 8.1.2 常见的联网设备和传输介质
        • 8.1.3 局域网及其应用
      • 8.2 Internet
        • 8.2.1 Internet及其服务
        • 8.2.2 Web技术
      • 8.3 计算机网络应用实战
        • 8.3.1 电脑和手机的网络共享
        • 8.3.2 常用的浏览器及其操作技巧
        • 8.3.3 常用的搜索引擎及其使用方法
      • 本章小结与课程思政
    • 第9章 信息安全技术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本章导读
      • 9.1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 9.1.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 9.1.2 信息安全保障
        • 9.1.3 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 9.2 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
        • 9.2.1 数据加密技术
        • 9.2.2 认证技术
        • 9.2.3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 9.2.4 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
      • 9.3 信息化与法律法规
        • 9.3.1 信息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 9.3.2 信息化社会的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
      • 本章小结与课程思政
    • 第10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本章导读
      • 10.1 大数据
        • 10.1.1 大数据的概念及特点
        • 10.1.2 大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 10.1.3 大数据的应用现状
        • 10.1.4 大数据发展趋势
      • 10.2 云计算
        • 10.2.1 云计算的概念及特点
        • 10.2.2 云计算的分类
        • 10.2.3 云计算的应用现状
        • 10.2.4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 10.3 人工智能
        • 10.3.1 人工智能的概念及特点
        • 10.3.2 人工智能的分类
        • 10.3.3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 10.3.4 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 10.4 物联网
        • 10.4.1 物联网的概念及特点
        • 10.4.2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 10.4.3 物联网的应用现状
        • 10.4.4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 10.5 5G
        • 10.5.1 5G的概念及特点
        • 10.5.2 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 10.5.3 5G的应用场景及现状
        • 10.5.4 5G的发展趋势
      • 10.6 区块链
        • 10.6.1 区块链的概念及特点
        • 10.6.2 区块链的分类
        • 10.6.3 区块链技术分层系统架构
        • 10.6.4 区块链的应用现状
        • 10.6.5 区块链的发展趋势
      • 10.7 量子信息
        • 10.7.1 量子信息的概念及特点
        • 10.7.2 量子信息的应用现状
        • 10.7.3 量子信息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与课程思政
    • 参考文献
Powered by GitBook
On this page
  1.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2. 第3章 操作系统
  3. 3.2 操作系统的功能组成

3.2.1 用户接口

Previous3.2 操作系统的功能组成Next3.2.2 处理器管理

Last updated 1 year ago

用户接口(User Interface,UI)是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的手段,操作系统管理着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用户想要使用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就必须有一个供用户使用资源的接口,即用户接口。用户接口接受用户请求后,将其解释给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按照请求执行相关操作,这样用户就使用了计算机资源,获得了操作系统提供的相关服务。这方便了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双向交互。用户接口一般包括命令接口、程序接口、图形接口3种,最初的操作系统使用命令接口,现在的操作系统大多使用图形接口。命令接口是由用户输入命令,后台执行完成命令后将结果呈现在前台界面上;图形接口采用易于识别的各种图标来表示系统的各项功能、应用程序和文件等,用户无须输入命令,仅利用鼠标就可以完成部分操作。对比命令接口与图形接口,命令接口资源利用率高、作业运行效率高,但容易出错;图形接口使用起来方便、直观、生动,但实现的代码规模大,对内外存容量、CPU速度和显示器要求较高。图3-3和图3-4所示分别为命令接口和图形接口。

图3-3 命令接口
图3-4 图形接口